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:结字上承秦简,用笔下启东汉八分书

ek娱乐平台是真的
你的位置:ek娱乐平台是真的 > 新闻动态 > 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:结字上承秦简,用笔下启东汉八分书
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:结字上承秦简,用笔下启东汉八分书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7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
图片

战国纵横家书墨迹

图片

上承秦简

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篇,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,与其它27种帛书一起出土。这些帛书出土时,呈折叠状态放置在一个漆盒里边。

除了《战国纵横家书》外,其他帛书篇目还包括《周易》《周易系辞》《老子》(甲本)《老子》(乙本)《刑德》《阴阳五行》《相马经》等等。这些帛书的出土,为我们研究西汉初期书法史、隶书形成以及隶变的实际情况,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历史资料。

图片

战国纵横家书墨迹

从整体上看,马王堆帛书《周易》《老子》等篇目的结字属于工整类别,这说明西汉初期的隶书元素已经得以基本定型。而《战国纵横家书》则属于用笔结字变化多端的类别。从这个角度上讲,《战国纵横家书》最能体现西汉初期字体演进时(隶变)的真实情况。

通过临写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,我们可以发现,在字形结构上,《战国纵横家书》明显传承了睡虎地秦简、里耶秦简的结字元素,如口、田、月等外包围或半包围部首,通常会写成倒梯形或倒三角形,但明显减少了秦简当中的椭圆元素,而增加了笔画的方折元素。

图片

战国纵横家书墨迹

再举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:如“事”、“国(國)”两字当中的“口”部首,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经常是写成两笔,也就是上部写成一个横折,下部写一个横画,二者在右部相接,但左边并没有加上小竖,而是让它空在那儿。这明显也是对于秦简此类部首结字的基础上,由于快速书写所采取的新型处理方式。

在继承秦简撇画、捺画加重的基础上,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的撇画和捺画会拉得更长,经常在收笔处加强按锋的同时,也重笔甩锋,从而使笔画末尾呈现了一个大的块面。

图片

战国纵横家书墨迹

下启八分

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的结字用笔,并不仅仅是上承秦简,而且也对西汉中期、晚期、王莽新朝以及整个东汉时期的隶书,都产生着影响。当然了,这句话更严格的表达方式应该是:以《战国纵横家书》为代表的西汉初期用笔结字方式,对西汉中晚期以及东汉时期的隶书及其他字体都有着实际影响。

从用笔方式看,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的个别字形,由于快速书写的缘故,已经产生了后世行书、章草的写法。最为明显的例子,如“願”字的隶书写法,其左下角是“貝”,其快速写法已经省略了中间的两个小短横,其形态与目前的简化字“贝”几乎一模一样。

图片

战国纵横家书墨迹

最为重要的是,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的用笔,尤其是主横画、撇画和捺画的写法,完全奠定了东汉规整飘逸型隶书的基本元素。此类规整飘逸型隶书,强调主横画的蚕头雁尾,撇画和撇画都写得非常开张,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八分书(八分书,其实就是“八字书”或“分字书”,意在说明此类字形撇画、捺画舒张,使字形看上去像“八”或“分”字的样子)。

换句话说,东汉各种规整数的碑刻隶书文字,如《史晨碑》《曹全碑》《[礼器碑》《石门颂》《张景碑》的基本用笔元素,我们都可以追溯到以《战国纵横家书》为代表的马王堆帛书墨迹当中去。如《战国纵横家书》中的“刀”、“禾”、“君”等字当中撇画拉长型写法,都极大影响了各类东汉碑刻中的结字用笔处理方式。

图片

战国纵横家书墨迹

手眼并用

从书法学习的角度看,《战国纵横家书》非常值得我们在不同时间段反复临写,并在临写过程中多琢磨、多思考这些字形结构、用笔在整个书法史当中的意义。

考虑到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的字形数量比较多,我们在临写过程中,不能只临摹其字形,而应该找到它们与楚简、睡虎地秦简、里耶秦简之间的传承关系,也就是找到这些字形用笔的历史来源;同时也要看到它们对于西汉中晚期以及东汉时期隶书、行书、章草等字体的实际影响。

图片

战国纵横家书墨迹

不少成年人书法学习者,对于各种字帖,通常会采取“只看不临”的处理方式,并自认为自己通过这种读帖的方式,就能理解字帖的内在精神。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会,并高估了自己的眼力。

更为实际的操作手法应该是:任何字帖,我们都应该去临写一下,也就是做到“手眼并用”。你去临写了之后,你的书法眼力也会得以极大提高。

图片

战国纵横家书墨迹

如果你希望对于西汉初期的隶书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,那么《战国纵横家书》就非常值得下大功夫去认真临写。

2025.03.24

简牍书法史专题班第十五次理论授课: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再谈

学员临帖作业选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杨中涛,本名杨秀付,籍贯湖南省凤凰县。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。毕业后考入首都师大中文系书法专业,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,为欧阳先生所招收第二届书法硕士。

专注于中国书法传统经典碑帖教学,提倡“多临帖、临多帖、临帖多”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ek娱乐平台是真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